强者从不惧怕竞争与挑战,并善于直面压力,实现突破。东风柳汽乘龙就是个中典范。面对年初新冠疫情突发,乘龙不只巩固优势市场,更在商用车整体行情向上势头下,以更抢眼表现尽显强者本色。
10月21日上午,东风柳汽乘龙京津冀区域销量正式突破10000台。这标志了其迎来“从南方优势品牌走向全国领先品牌”的里程碑时刻,也为乘龙继续“强攻”北方市场吹响了新一轮的集结号。
从京津冀到整个北方 乘龙正在下一盘大棋
对商用车企业而言,京津冀从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。
在这里,大气污染防治力度一年更胜一年,加速了老旧柴油货车淘汰更新的速速;降本增效与规范发展并行,是商用车行业趋势的风向标之一;物流需求稳步上涨,为商用车市场的“扩容”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特别是河北,人们曾为钢铁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感到担忧;如今,以北京、天津、河北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契机,京津冀产业高质量发展已在路上。一体化发展格局下的优势互补,也催生了更广泛的物流需求。
并且,城镇化建设提速,电商、快递下乡步伐加快,加上京东等企业在物流服务效率上应需而动、不停优化,也让主打高效、可靠、品质等核心竞争力的商用车企业有了更大用武之地。此间,笃定“打铁必须自身硬”的乘龙,乘势而来,提出“深耕南方 突破北方”市场战略,并将“北方市场突破项目”设立为战略课题。
东风柳汽副总经理刘小平介绍到:今年前三季度,东风柳汽乘龙商用车累计销售66,116辆,同比增长58.12%,再创历史新高;在北方市场销量同比增长82%,行业排名提升3位,其中京津冀、山东、江苏、辽宁、陕西销量增幅100%左右,邯郸、邢台、衡水、张家口等单一地市销量过千或份额超10%。
具体到邯郸,早已成为乘龙销售重镇。在6·7品牌日乘龙邯郸世峰分会场其一举实现了现场订车320台,同一天顺缘大型推介会现场也实现了订车60台的好成绩。可以说,乘龙正用事实说话,多年以来其“在南方市场处于行业领先地位,整体市场份额排名行业第二”的局面将有新的突破,成长阶段的北方市场,悄然间成为了乘龙的下一个增长极。
让成功成为必然 乘龙又做了什么
显而易见,从风靡南方到掘金北方,乘龙采用的是“区域聚焦战略”,而且已经取得明显成效。放眼东风柳汽60余年的发展史,这样的成功不胜枚举:1969年诞生广西第一台汽车;1981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中型柴油卡车;1991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中型平头卡车;2005年中国第一款长头牵引(龙卡)研发上市;2017-2019年连续三年实现销量创历史新高……
这些无不证明,经过多年积累,东风柳汽形成了深厚的品牌底蕴,乘龙更已承载起了自主汽车品牌发展的重任。在商用车行业处于巨大变革,“五化”趋势驱动技术发展,用户对产品品质及车辆全生命周期内服务提出更高要求的今天,乘龙的脚步从未停止,其以品牌焕新为契机,正向全国领先的商用车品牌坚实迈进。
那么,探秘乘龙每一项成绩的取得,到底应该关注什么?首先,自然离不开产品、服务、营销、渠道等多层面的齐头并进。
以产品为例,日前交付用户的京津冀区域2020年度第10000台车——乘龙h7 3.0,是乘龙品牌焕新时带来的首款力作,具备“高效、科技、可靠”的产品性能,能够更好满足广大用户的多层次用车需求。以其为代表的明星产品矩阵,也已成功打开快递物流、零担货运等细分市场。
在提升网络销服能力与满意度上,乘龙不遗余力,持续推进“京沪线”“连霍线”、“青银线”主干线路沿线城市网点建设;根据主销车型、分品系制定专项配件储备,结合易损件清单、保修和调件数据,完善各中心库和重点服务商储备,全力为用户用车做好后勤保障。
如此多措并举,给经销商做精做强市场以强有力支撑。滨州市欧亚达汽贸有限公司任育松表示,公司于2012年加入东风柳汽乘龙销售网络,销量逐年稳定增长,今年前三季度共计销售乘龙重卡263台,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00%;第四季度,公司将全面冲刺,力争完成全年400台的年度销售目标。
任育松还表示:得益于东风柳汽在滨州地区对经销商进行有效的产品规划、对当地市场主要竞品车型、价格的分析与指导,公司将结合滨州本地市场,通过增强品牌影响力、加强品牌渠道建设、拓展金融渠道、重新定位主销产品、大力开发乘龙h7轻奢产品、提升大马力市场销量等,有效提高乘龙的当地市占率。
结语:
在新消费、新基建、新物流驱动下,商用车市场正迎来新生态、新格局、新时代。要在瞬息万变又激烈异常的市场竞争中更上一层楼,唯有兼具魄力和实力的品牌才有坚定的信心及强大的底气。
站上京津冀区域销量突破10000台的新起点,乘龙无疑拥有更强信心和底气,也具备更多向上动力与能量。而且对于愈发活跃的北方市场,当乘龙这样的强势品牌进一步着力与加码,也必可开创另一番新景象。
© 2021 cn156.com interactive. all rights reserved. 北京掌链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凯发一触即发的版权所有.
邮箱: 《第一物流网》凯发一触即发的版权所有,未经合法授权禁止复制、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: